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20biquge.net,文化创意案例教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现当代社会主要是指工业社会及之后的社会形态。文化创意在这一时期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文化创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明显而有力地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效力。

    一、文化创意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农业社会文明长达数千年的统治地位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所打破,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此后西方又有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手工业生产完全被机器大工业所代替。鲁道夫·吕贝尔特在《工业化史》前言中指出:“工业化是一项具有巨大历史威力并不断前进的过程。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另一件百年才逢一次的大事如此改变地球的面貌及其居民的生活。”工业社会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后到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后工业社会则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技术和知识是这一社会形态的主轴,其主要经济部门已经不是传统的制造业和加工业,而是以服务业为主导,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文化创意渗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突出地表现出其所具有的变革社会的力量。

    (一)文化创意与科技

    从文化创意的广义内涵看,科技上的进步和创新也是包含在内的。科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所取得物质成果也是文化创意的成果。在科学界,从哥白尼的“日心学”,到开普勒定律、牛顿定律,及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等成就,使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得以建立并迅速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X射线、电子、DNA双螺旋结构等的发现,使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由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使人类的自然观、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微电子与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标志着现代科学时期的到来。计算机、人工智能、纳米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的发展进一步将人类社会带入深远的未来。科学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的创意能力在理论领域的发挥,它也为技术上的转化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很明显,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技术上的实践进步,技术革命是对科学发展的最好注脚。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和电力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首先,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期间(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通过蒸汽的膨胀力转化为机械均匀的圆周运动,可以为所有的工业提供动力。伴随着蒸汽机的出现,用机器制造机器也成为可能。到19世纪中叶之前,机械制造已经实现了专门化、精密化和机械化,为大工业奠定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技术基础,使包括蒸汽机在内的所有机器都不再由手工制造。这在工业社会之前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这一时期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也出现了。及至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人类在电力、内燃机、新材料和海洋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此期间,电力得以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被创制出来(如内燃机汽车、飞机),新的通讯工具诞生(如电话、无线电报)。20世纪40~50年代,以原子能、航天、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它是一场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越前两次,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大加速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步伐,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从电灯的发明使用,到电报、电话、留声机、无线电通信,光化学照相术的发明(使肖像画不再成为唯一能够保存人形象的载体),技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急剧地改变着社会的生活方式及人的观念。

    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影响20世纪人们生活方式的电影和电视相继被发明。

    19世纪末期,电影在摄影技术的发展基础上诞生。最初的电影是无声和黑白电影,情节简单,片长很短,更没有蒙太奇。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出现。电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给人提供了一条体验艺术、感受世界的途径。电影的制作、发行也迅速的商业化,形成了世界主要的电影公司和电影类型。电视的技术比电影要复杂,但也在20世纪20~30年代诞生。1933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成功了全电子图像广播系统,电视机正式诞生。20世纪50年代之后,电视开始在全球普及。电视诞生后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以其传播的及时性、形象的生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渗透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民众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工具。电视的普及也带动了电视栏目策划、电视剧拍摄、舞台灯光设计等相关设计创意活动的开展。

    后工业社会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和提高。在这一时期,知识与科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生产与消费的智能化、程序化、虚拟化正越来越明显。文化产品和服务在生产和消费上对高知识、高智能、高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文化创意在后工业社会集中体现在影视、动漫、设计、广告、网络、图书、传媒等领域,成为这些行业存身立命的根本,而且其发展逐渐成熟、专业化。

    当今的影视制作、动漫、游戏设计、工业设计等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及相关的网络、软件及专业技能的支持,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新的艺术创作。在当代,文化创意必须在既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才更有效果,更具有吸引力。在影视领域,我们已经习惯那震撼的视觉感受,并乐于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这也是人们对影视中3D、4D效果追捧的原因。有数据显示,“自1996年起,美国有50%以上的电影是用数字技术制作的,90%的声音经过了数字处理。影片《泰坦尼克号》共动用了350台美国视景公司的SCI工作站和200台数字设备公司的‘阿尔法’的工作站,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有威望的数字工作室——美国DigitalDomain派出的50多名特技师,550多台超三级电脑,连续不停地工作了3600小时。《最终幻想》包含了50万亿字节的数据,耗资达2.4亿美元。《玩具总动员》这部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动画影片,共动用了110台电脑,耗费80万个电脑工作小时,制作了1561个电脑镜头。”当今的影视制作和尖端技术融合的趋势已是不可阻挡,每一次视觉盛宴的享受其实都是艺术和技术联姻的结果。《变形金刚》、《阿凡达》、《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武侠》等电影都包含大量的数字特效,以追求视觉的震撼。

    由于电视在今天已经成为每一个家庭的必备,围绕电视媒介进行的节目策划和创意异常发达。各种影视剧、新闻类、纪实类、谈话类、综艺类节目都通过独特的创意吸引观众。在国产动漫中,《喜羊羊与灰太狼》无疑是代表性的作品,自2005年播出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最高达17.4%,品牌价值接近10亿,衍生产品已开发出数十个品种。

    在艺术领域,传统的创作方式被虚拟化了,数字绘画、数字动画、网络艺术、数字设计、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等多种具体形式得以实现。可以说,在现当代社会,文化创意和科技的进步已经难以割舍,它们相互支撑,共同实现发展。

    (二)文化创意与哲学、文学

    哲学是生产思想的领地,文学是发挥想象力的王国。

    哲学和文学作为精英知识分子的成果展示,有效地反映出创造力的价值。同时,这一精神领域的创造往往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成为反映社会状貌的一面镜子。

    在哲学领域,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成为近代西方哲学的核心。如德国哲学中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美学》等著作都极有影响。黑格尔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世界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结果。但是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包含着合理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认为思维和存在是相互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割裂。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同时,黑格尔还创立了它的美学体系,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重要命题,并将艺术发展的过程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个阶段,描绘出一个艺术史大纲。现代西方哲学更是流派纷呈,反理性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现象学、道德哲学等都在世界哲学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产生了新的思想和观点,反映出哲学随时代变化的规律。如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伽达默尔的解释学都是代表者。这些哲学成果都是当代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状况在观念上的反映。

    西方19世纪的文学成就是灿烂辉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此起彼伏,很多伟大的作家及其作品成为文学史上最为壮丽的风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等都是举世闻名的作品。从小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创作与社会政治的紧密关系,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比如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红与黑》就是对法国复辟王朝时期社会的反映,《人间喜剧》则通过各类人物形象全面揭露和讽刺了法国的社会现实。二战后,后现代主义文学崛起,它是科技意识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在本质上是反传统的。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等都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是二战后不久产生于法国的一种戏剧流派,它对20世纪世界戏剧和文学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是:“着力揭示世界、人的处境和人的自身生存状态的荒诞性,丢弃传统戏剧中必不可少的情节和结构。在这种戏剧中,再也没有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没有了清晰的、合乎逻辑的语言的犀利机智的对话。”荒诞派戏剧其实质是“反戏剧”的,主要作家有法国的尤奈斯库(《椅子》、《阿麦迪》等)、贝克特(《等待戈多》、《马洛伊》等),英国的品特和美国的阿尔比等。在当今社会,文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元化,文学的主题和创作方式也在时代的变革中变得变化莫测。但是,文学对好的创意思想的依赖没有变,永恒的作品总是那些构思独特而又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三)文化创意与艺术

    人类的艺术从起源到现在已经有一个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虽然艺术的价值并不能以历史的先后次序论高低贵贱,但是艺术领域的创新是显而易见的。艺术的材料、技法、题材、风格都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更易。

    先进的工业文明刺激了艺术的发展,在美术领域,新古典主义绘画、浪漫主义绘画、现实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相继兴起。尤其是印象主义画派,自从19世纪60年代出现于法国后,迅速兴盛于整个欧洲。从创新性上讲,这一画风是以前绘画流派中所从来没有过的。它摆脱了传统绘画题材和程式化创作技法的限制,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人风格,为西方美术走向现代之路铺平了道路。印象派画家“否定了物体固有色的观念,强调条件色,主要致力于探索表现光色变化的新技法,不太注重绘画的主题情节。”代表人物莫奈在1874年展出了自己的作品《日出·印象》,作品描绘了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有雾的早晨,画面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近海中有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雾中朦胧隐现。整个画面笔调轻松,消解了清晰的物体轮廓,而表现出一种光色瞬息万变的景象。这样一种画风无疑是对传统艺术的叛逆。印象主义后期出现了更为杰出的艺术家,如塞尚、高更、凡·高。这些后印象主义画家已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再现以及对光色的描绘,而是将艺术创作指向自己的内心,表现主观的感受和情绪。比如,画家高更富有哲理性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是一幅反映异教徒和土著人生活的宗教画,画面呈现出原始的神秘性,与工业社会的文明景象迥然有别。这和高更厌倦工业文明,向往原始自然生活的心境,是联系极为紧密的。

    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美术已经进入现代主义阶段,流派纷呈,其主旨也更加反叛。如野兽主义画家马蒂斯、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等人的作品,都重视主观精神的表达,传统美术的理念都已经消逝殆尽。随着工业社会发展的深入,工业社会的理性观念也反映到绘画创作中来,如荷兰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用纯色、横线和直线构图作画,没有任何的再现成分。越到工业社会后期,美术创作的观念性显得越强。比如法国艺术家杜尚,他直接用工业现成品创作,彻底颠覆了传统美术创作的方式。1917年2月,杜尚将一件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命名为《泉》,放到展览馆作为美术作品展览,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深远地影响到以后观念艺术的发展。在大量的艺术遗产积累及新兴艺术创造的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市场也逐渐形成并规范化。在中国,自清末以来就有经营字画、古董、古玩生意的画店,但直到20世纪末才有真正的按照市场经济进行艺术品交易的画廊和拍卖公司。

    (四)文化创意与设计

    “设计”是一个非常现代的词汇,它意指“设想”、“计划”,和文化创意的理念极为相似,现代设计在事实上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工业社会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