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20biquge.net,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她猜测的大致相同,就是太子新得到的政治资本对象,让崔舒若有些意外。

    之前崔舒若就知道洛阳被围,而且告诉了魏成淮此事,他后来又禀报给了定北王。但定北王有他自己的打算,并没有按崔舒若想的那样,及时将消息传出去,或是击退胡人,而是等到洛阳被破,太子仓惶出逃时,救下太子,然后大军继续护送皇帝,将皇室护送到建康重新定都。

    自此,定北王不但占据幽州,还得到皇帝宠信,太子仰仗。

    他的地位一下炙手可热起来,更是与太子结交,两人频频彻夜在府中交谈,人尽皆知。

    定北王毕竟是手握重兵,先前又立下大功,皇帝想着要赏赐他什么,恰好他的独子魏成淮未娶妻,便动了替魏成淮赐婚的念头。

    而人选至关重要。

    太子认为定北王已是他的人,如果能为定北王世子魏成淮结一门强有力的亲事,对自己也是大有好处的。他便盯上了皇帝的结拜兄弟,宠幸优渥的襄成王独女长宁郡主。两人可谓是门当户对,太子还偷偷买通皇帝身边的内侍进言,引得皇帝意动。

    这件事虽还未定下,但已闹得满城风云,人尽皆知。

    要真是成了,恐怕太子那边就多了一个大助力,比起其他兄弟,政治资本可谓是相当雄厚。

    赵平娘却遮遮掩掩的偷偷和崔舒若说,“单是如此也就罢了,还有最紧要的一点,那位长宁郡主可是和三弟定过娃娃亲的。

    只是当时两人年纪都小,两府都怕有个万一,所以才没有大肆宣扬,实则交换过信物,连陛下和娘娘都是清楚的。要是没这档子事,恐怕到了明年,亲事也该过明路了。

    如今可真是,左右为难了。”

    崔舒若听懂了赵平娘的话,好好的亲事,要被夺了也就罢了,偏偏还会成为政敌的资本,说不准闹出来还会遭人耻笑,彻底堕了国公府的威信。

    也不知道齐国公会如何抉择。

    又过了两日,窦夫人突然说要去寺庙上香,等上完香回府里要在并州举办赏花宴,到时并州未婚嫁的适龄小娘子都会来。

    崔舒若就大抵猜到齐国公要怎么做了。

    不过和崔舒若没什么关系,再怎么样也不会轮到她来挑未来的三嫂嫂,她更不会被挑中。也只有赵知光这个看不明白的人,才会妄想娶她,从而得到窦夫人的关怀和齐国公的重视。

    再如何开明,礼法也不会容许这样的事,齐国公更不会。他看似风光,其实已到了谨慎收敛的地步,不敢留给太子一丝把柄,又怎么可能放任赵知光的荒诞念头。

    崔舒若真正参与的,还是和窦夫人一齐去庙里上香。

    赵平娘反倒没去,她不怎么静的下心,也吃不惯庙里的素斋,找了个由头在家练剑了。不仅如此,崔舒若虽没有对赵平娘说什么,但赵平娘近来读起了古时女将军们的札记,竟然自己对上阵杀敌提起了兴致,闲来无事就操练家中婢女,什么人站什么阵,瞧见什么旗子该什么动作,弄得有声有色。

    动静闹大了,齐国公也不怪她,反而说,“平娘类我。”

    窦夫人竟也不似一般的母亲,对赵平娘的折腾不说十分赞同,但也配合。只要她操练家中婢女,那么那些婢女当日便可以不安排活计。

    崔舒若忍不住感慨,怪不得赵平娘能成为后世都赫赫有名的女子,除了她自己的本事和天分,在对女子严苛的世道,能有如此开明的父母并不容易。

    所以和窦夫人一齐上香的只有崔舒若,还有家中的婢女仆妇,以及一干护卫。

    排场依然是声势浩大,毕竟是齐国公夫人出行。

    独独赵知光出乎崔舒若意外,她们都出门了,他还策马追来,隔着帘子向窦夫人说自己今日得闲,想要送她们去庙里。

    窦夫人待他实在冷淡,连句为何得闲,有没有上进读书都没问,而是平淡的同意。

    她甚至都没有掀开帘子看看自己的儿子,也不在乎他风尘仆仆赶过来累不累渴不渴,要不要喝点水。

    崔舒若坐在一旁冷眼瞧着,倒有点明白赵知光为何会养成这般别扭阴郁的性子。

    整日面对母亲的冷淡,父亲的挑剔,谁能阳光洒脱意气风流?

    但好歹是一起去了庙里。

    窦夫人身份贵重,但她并没有命人封山,而是像普通信众一般上山,除了跟随的人多了些,迎接她的人也多了些,其他和普通百姓还是相似的,至少面色都是一样虔诚。

    底下的仆从还想把在殿里跪拜许愿的人赶出去,被窦夫人一个眼神拦住了。在窦夫人看来,凡是进殿里烧香许愿的,都是信徒,窦夫人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贸然把人赶走,反损了功德。

    她带着崔舒若进殿里上香,等到前面那位小娘子起身,才发现竟是熟人。

    孙宛娘淡妆素裹,素色对襟襦裙,靛青披帛,都说想要俏一身孝,她衣着淡雅,兼之面色尚有哀愁盘旋,竟意外的美。

    六目相对,几人都有些怔愣。

    还是崔舒若先问道:“宛娘,你也来上香吗?当真是巧。”

    孙宛娘也反应过来了,先是对窦夫人行礼,然后才道:“嗯,过几日便是亡母忌辰,我心中惦念,前来上香点灯,为她在阴间积些功德。”

    听孙宛娘如此说,窦夫人看她的眼神柔和了许多。百善孝为先,时人注重孝顺,能如此惦念亡母的,品行自然不会坏到哪去。

    窦夫人轻声安慰她,“能有你这般孝顺的女儿,想来你的母亲即便是在阴间也能安心。”

    她命人再捐五百贯的香油钱,就以孙宛娘的名义,还请僧人替孙宛娘的亡母念经超度。吩咐完这些,窦夫人又看向孙宛娘,“好孩子,我能做的不多,也算是聊表心意。”

    孙宛娘自然是向窦夫人道谢,又寒暄了几句,得知孙宛娘也要留下用斋饭,窦夫人便邀她一起。接下来,孙宛娘几乎都是跟着窦夫人和崔舒若一块行动的。

    越是相处,窦夫人便越是喜欢孙宛娘的待人接物。

    至于崔舒若,她本该旁观看戏的,奈何自己身边也跟着位烦人的人物,实在没了心情。她要是知道赵知光会跟着一起,绝对不会跟窦夫人进寺庙上香的。

    崔舒若受不住赵知光和牛皮糖一样亦步亦趋,时不时就找她说两句话的行为,尤其他都是没话找话,聒噪的很。

    “二妹妹,你可知庙里有多少殿宇?”

    “我见你方才瞧了好几眼菊花,这时节正是菊花开的好的时候,不如我讨来送给你?不行,光是那些哪够,我买上几十盆,摆在你院里也好看。”

    “听说你喜欢甜的?回去的路上有家桂花糖做的极好,我买给你好不好?”

    ……

    “你猜我方才在殿内许了什么愿?你身体不大好,我向佛祖许愿,只要你能长命百岁,我可以折寿二十年。”

    崔舒若终于忍无可忍,反驳道:“许的愿说出来就不灵了。”

    赵知光一愣,“有这种说法吗?”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