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20biquge.net,点水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我们有麻烦时,兄弟姐妹们同样不会袖手旁观。我从小就不擅于为自己争取应得的福利,父母总为此而忧心不已。我也因为要父母操心忐忑不安,耿耿于怀。为让他们放心而绞尽了脑汁,使出浑身解数。所以,我虽然在家中排第二,却从来没有做夹心的苦恼,反而是享尽了父母的爱护和雨露。特别是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父母和姐妹们给予的爱更是有增无减。亲情是唯一的,我为此喝采,岁月无减它们的光彩,反而为它们镀上了一层光环。我有信心,它不仅不会在岁月中褪色,而且还会演绎得更精彩。

    唯一,成了我们的心头好。我们在苦中酝酿和想像着甜的味道,又在甜中回首着苦。新一代的孩子们也有他们自己的唯一,只是物质丰富了,时代变了,只怕他们心中的唯一变质罗!他们的唯一也许是我是父母亲的唯一孩子,所以我该享用最好的,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贵族寄生虫般的日子。跟别人争名牌的价钱,讨论着歌星们的影响力。父母在炫耀自己的同时,竟意识不到子女身上的不良习惯在自己的怂恿下滋生。孩子们看着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世界,吓呆了,似乎不明白世界除了有鲜花、赞美、君子外,还有毒草、批评、小人,他们缺少了一颗观察世界的心。只懂得在装扮上争强好胜。父母们也应该学会正确对待物质,使孩子们了解到物质不是唯一的,物质和进步的思想不可此消彼长,而是共同进退,相辅相成的。思想岂可在物质面前变得暗淡无光,黯然失色!

    小时候总怕被人耻笑少不更事,因为那意味着一种无知。现在倒觉得,少不更事是一种财富,少不更事实际上是纯真和单纯的表现。想当年,物质并不太丰富,值得我们小孩子去炫耀的实在不多。小时候,烧的是蜂窝煤,用温水瓶装开水,每次用煤前总要先发一顿脾气,才可把煤烧着。当水开的时候,又要提着沉沉的水壶小心翼翼地冲开水,连我都不例外。用的油是由肥猪肉里炸出来的猪油,因为香,所以家里一炸猪油,总是馋得小孩子们团团转。虽然油是香,但毕竟是动物的油,吃多了始终不太好。后来就用植物油来代替了。油毕竟是贵重的商品,因此买油需要用粮票。记得小时候买酱油,因为以前银根比较紧张,所以每次买酱油都是几毛钱几毛钱买的。有一次买酱油,不小心摔了一跤,打破了瓶子,吓得直哭,后来只好又重新买。总之开门七件事,事事让人操心。那时家家都过着掰着指头,一分当两分用的日子,少一点斤斤计较的头脑都过不了日子。连个多余的钱都不多,还拿什么来炫耀,那时的孩子似乎特别懂事善解人意,很少刁难父母,要这要那的。

    时代不同啦!人们的日子过得比以前舒心了,有些人家甚至过起了小康生活。油不用用粮票买了,改用钞票。也不用猪油了,改用花生油或是玉米油,还有葵花籽油呢!不用烧柴和煤了,而是用石油气了。买酱油不再像过去那样小气了,而一瓶瓶地买了。米一袋袋地往家里搬,不用自己抬,打一声招呼自有人帮你送到家里。不需要为开门七件事烦心了。有的人家甚至添上了小车,拧一拧钥匙,呼啦呼啦的!天南地北都不成问题。人们的生活好了,孩子成了直接的受惠人。有钱的人家为孩子买漂亮的自行车,脚蹬一双名牌球鞋,一身名牌打扮,好不得意,一副现代公子哥儿小姐们的气派和模样。大人们不仅受自儿炫耀,连自己的子女都成了炫耀和卖弄的资本。

    学生之间比的不是思想品德,也不是学习的进度,而是一味地进行家当的卖弄和清点。数的不是分数,而是父母给予自己的物质,如数家珍一般,头抬得高不可攀,仿佛不可一世,是家里的财政大臣似的。其实孩子们炫耀自己就是炫耀父母,他们似乎没有想过,再多的钱财物质又如何,都是父母们挣回来的,根本跟自己无关。那是父母的本事,而不是他们的本事。难怪老师常长吁短叹:现在的孩子难管教啊!谁说不是,今天的孩子不同于以前的孩子了,今日的太阳不是昨日的太阳了。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太幸运,太顺心。当物质堆积如山,变得垂手可得时,人的占有欲就会变得强烈和膨胀,懒怠起来,把无所事事看作是身份的象征。日新月异,世界变得太快了,昨日还未看清,今天已来报到。旧浪未退,已被新浪取替了。人心变得脆弱,不堪一击。没有经历过风雨的孩子们,面对困难就向它伏首求饶,意识不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重性。他们已经习惯了安逸的生活,把前景想像得太好,太完美。一旦发现眼前的是海市蜃楼时,就不知如何是好。平时那种在攀比上争强好胜的神气和气势一下子就凋谢,逃之夭夭了。

    有一回,我外出吃东西,旁边桌子坐着一个老人家和一个小女孩,是两爷孙。后来爸爸也来了。一家三口坐在那里吃东西,女孩子叫了一份猪扒,当她叉起其中一块时,不小心掉在台面上,然后她就不吃那一块,吃第二块了。父亲问她为何不吃,她说掉在台面上了,父亲没有再作声,自己吃。他们吃完东西准备结账时,父亲叫孩子算算账单,孩子在那里算了很长时间,没有算出个所以然。一旁的爷爷不时插上几句,女孩子出言不逊叫爸爸不要出声,爷爷继续插嘴,孩子一边叫他不要吵,一边用眼瞪着自己的爷爷。我看得直摇头,这是什么态度,竟然对自己的爷爷如此无礼的,看来这位小姑娘早把悯农的“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忘之脑后了。虽然那不是食米,但一样珍贵,暴敛天物,何其不该。这难道不是宠坏的吗?有时经过一些小学学校,发现一堆堆的老人家坐在校门口前,望眼欲穿地等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放学,那时离放学的时候还早着呢。因此那些孙子孙女就有了一种恃宠生娇的骄横,像贵族般地享尽荣华富贵,有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孩子被如此地放纵,难道家长们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人不该是温室里的花朵,只受得了别人的呵护和赞美欣赏,还要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人有自生的能力。要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客观观察能力。人的求生能力不能萎缩在丰富的物质中,物质和思想是可以共存的,物质的丰富只是为了我们可以活得更好,而并非是侵蚀我们思想的化学剂,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防腐剂。贫穷不是生活的真相,富裕也不是生命的唯和全部。胜不骄,只因我们的对手不止一个,要打的仗也不止一场。我们必须是勇士,为每次的战争做好心理准备。败不妥,战场无常胜的将军,我们必须坚持,细细地推敲,研究自己败北受挫的原因。

    看过一些学生写的作文后,很多人会忧心忡忡,这不是多余的杞人忧天,我也深有同感。有些文章表面上是用词生动准确,活龙活现的,有时甚至比大人们写的还强。但仔细一看,发现里面竟有很多不属于他们年龄的成熟和思维,而是有太多大人们强加入内的思想。有些孩子根本还没弄清楚什么是浮萍,但他们的文章中竟出现有浮萍的字眼。不明白后顾之忧的意思,偏偏在他们的作文里就发现有这种“后顾之忧”的顾虑。想起我们小时候写文章时,老师从不掺和学生的写作,他们只负责为学生提供题目和写作范围,为学生的文章提出一点中肯的意见,仅此而已。学生们写作用的都是自己的语言和思维,他们的文章是自己真真正正想表达的。那才是属于学生们的文章。看现在学生写的作文,总觉得有点别扭,眼高手低,有点急功近利做作。现在的孩子眼里似乎多了一点东西,是杂质,少了一点纯真。老师的过分关心,无别于拔禾助长。

    唯一是生命中的真味,我们要懂得珍惜我们的唯一。因为珍惜唯一,我们生命的水土才不会流失。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